令人發(fā)指,!孩子何其無辜被活埋,?親人或涉嫌刑事犯罪
來源:橙舟知信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2-22 16:16:48
法考學霸通關攻略丨法考備考交流群:199547112
一、故事引入
前些日子,,村民周某與其他村民上山采蘑菇時,,忽然聽到一山坡上傳出嬰兒的哭聲。
周某與同行者找到哭聲處,,挪開一個大石板,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一個紙箱子里放著一個嬰兒。男嬰看似剛出生不久,,由于長時間缺氧,,身體已經(jīng)發(fā)紫。
幾人趕緊把男嬰送到了醫(yī)院,。醫(yī)生經(jīng)過檢查后發(fā)現(xiàn),,這名男嬰被埋了3個小時左右。
如果再晚半個小時,,就會出現(xiàn)生命危險,。
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治療,男嬰各項生命體征逐漸穩(wěn)定,,體重也從3斤1兩長到了8斤左右,。
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嬰兒的親身父母是誰、又為何活埋孩子時,,嬰兒的爺爺竟意外地出現(xiàn)在當?shù)嘏沙鏊鲃油栋?,并交代了活埋男嬰的原因?/p>
嬰兒爺爺自述,孩子被查出患有多項疾病,,可能無法呼吸,,于是一家人就放棄治療。還說“放棄第二天他就死亡了,,所以就埋在山上了”,。
姑且不論這一家人說法是否真實,一個人是否死亡,,是需要正規(guī)醫(yī)院下診斷結果的,,事實上嬰兒并沒有死亡,然而卻被他的家人狠心活埋,。
一個無辜的孩子被家人活埋,,活埋的不只是生命,更是人性,。當?shù)赖率?,法律就應當出鞘?/p>
那么,,嬰兒家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?又可能構成何種犯罪呢,?
二,、知識精講
父母撫養(yǎng)未成年子女是法定義務,如果為了逃避義務或者責任就將年幼的子女遺棄的,,將構成不作為犯罪,。
如果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向他人轉(zhuǎn)嫁本由自己承擔的扶養(yǎng)義務的目的,則其行為構成遺棄罪,。
但是,,如果行為人企圖以不履行撫養(yǎng)義務的行為方式,達到殺害嬰兒或者老人的目的,,則其行為可能構成故意殺人罪,。
那么,遺棄罪與以遺棄方式故意殺人的故意殺人罪,,有什么區(qū)別呢,?
一、遺棄的原因,、動機 | 行為人實施遺棄行為的動機,,是希望孩子得到他人關注并獲得有效救助,還是狠心拋棄任其自生自滅,,抑或欲置其死地以求解脫,。 |
二、遺棄的時間,、地點 | 遺棄罪的遺棄地點,,一般是在車站、醫(yī)院,、街道等人流量大的地方。而對于以遺棄方式故意殺人的故意殺人罪,,則表現(xiàn)為人跡罕至,、很難得到救濟的地方。 |
三,、行為人的案后表現(xiàn) | 行為人因其遺棄行為導致被害人生命,、健康受威脅后,行為人是置之不理,,還是積極施救,,抑或二次加害。 |
區(qū)分遺棄罪與以遺棄方式故意殺人的故意殺人罪的關鍵,,就在于:行為人實施遺棄行為時,,其是否考慮并給予了被害人獲得救助,、繼續(xù)生存的機會。
如果遺棄者的本意并非完全剝奪被遺棄人生存權,,則其行為應定性為遺棄罪,;如果遺棄者的本意就是致被遺棄者于死地,則其行為應定性為故意殺人罪,。
本案中,,嬰兒家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,可能構成何種犯罪,,還需要等待警方的后續(xù)調(diào)查,。
我們今天討論的,不是刑法上一些生硬的規(guī)定,,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被家人遺棄,。
一個孩子,來到這世上,,落到你家里,,你給的血脈,他無法選擇,。變成你的小孩,,是給你一個養(yǎng)育他的機會,讓你這平凡而又庸俗的生命還能體驗為人父母,、為人尊長的快樂,。
你可以選擇是否遺棄孩子的生命,但是,,如果給小孩一次選擇家庭的機會,,他又是否還愿意出生在你的家中?
想知道更多刑法知識嗎,?來聽聽樂毅老師的精彩講解吧>>
三,、真題演練
【多選題】關于不作為犯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,?()
A.甲乙共同入戶搶劫丙,,進入被害人丙家,甲將丙捆綁后,,二人共同實施了搶劫行為,。之后,乙臨時起意殺了丙,,甲站在一旁觀看沒有制止,。乙的殺人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,甲對此構成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
B.母親甲生一女,,怕婆家嘲笑,,甲讓自己的親妹妹乙把孩子遺棄至菜市場,。妹妹在法律上不是扶養(yǎng)人,仍構成遺棄罪(不作為犯)
C.失主甲空手追趕小偷乙,,乙逃至河邊,,為擺脫甲的追趕而跳河,欲游到對岸,。乙游至河心時因體力不支,,向甲呼救。甲心想:“淹死也算活該,?!奔孜磳σ沂┚龋夷缤?。甲的行為構成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
D.父親甲過失將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,,看孩子沒有哭鬧,就沒有送往醫(yī)院,。三天后孩子死亡,,經(jīng)查明,死亡原因是腦部受到重創(chuàng)導致的,,但查明受傷太嚴重,,就算當時被摔當時送往醫(yī)院也救不活。甲的行為不構成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
查看答案參考答案:ABCD參考解析:
A正確,。搶劫的手段行為包含暴力,,甲、乙二人是搶劫的共同犯罪,,也是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,。該案中,甲的捆綁行為使被害人處于無法反抗的狀態(tài),,對于事后乙的殺人行為有制止的義務,,不制止的,應成立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,。
B正確,。刑法第261條(遺棄罪)規(guī)定:"對于年老、年幼,、患病或者其它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,負有撫養(yǎng)義務而拒絕撫養(yǎng),,情節(jié)惡劣的,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。"即便行為人乙沒有扶養(yǎng)義務,,但她仍然是在幫助其姐姐實施遺棄行為,,可以成立遺棄罪的共同犯罪,。義務來源不限于親屬法的規(guī)定,還包括基于職業(yè),、業(yè)務所產(chǎn)生的義務,、基于法律行為與先前行為產(chǎn)生的義務。
C正確,。甲追趕小偷的行為雖然不違法,,但使小偷生命處于危險狀態(tài),屬于"過當"行為,,甲有救助的義務,,如果不履行該救助義務的,應成立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,。
D正確,。無論是否救助,被害人都必死,,即死亡結果不具有回避的可能性,。因此,不救助的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無刑法上的因果關系,,故不成立不作為犯的故意殺人罪,。
四、相關法條
《刑法》第261條【遺棄罪】 | 對于年老,、年幼,、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,負有扶養(yǎng)義務而拒絕扶養(yǎng),,情節(jié)惡劣的,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。 |
《刑法》第232條【故意殺人罪】 | 故意殺人的,,處死刑、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;情節(jié)較輕的,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 |
無論世界怎樣喧囂,,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擾,。我們?yōu)槟銣蕚淞嗣赓M題庫,靜下來,,再堅持一會兒,,成功的花兒很快就要綻放了>>
延伸閱讀:
一出事就“患有精神病”?刑法對此到底有何規(guī)定?
幫助他人自殺是否構成犯罪,?來看看刑法是怎么規(guī)定的